目前大家都非常了解透析导管只是一个过渡,等待瘘管成熟正常使用后,便可移除透析导管。
但由于患者经济条件有限,基础医疗知识的普及及推广也存在各种障碍,目前我们所在的地区透析导管的使用率还是过高。今天我们想来和大家谈谈,在这种不可逆的状态下我们如何正确的对待长期管和临时管,并通过一个案例告诉大家为什么要在B超/DSA引导下置放透析导管。
临时透析导管
使用时间
非常短暂,约7-14天
使用对象
出现感染,需紧急透析的肾友
遇紧急情况需要透析的非透析患者
放置位置
双侧颈静脉、双侧股静脉
置管场地及设备
B超评估血管、导管室或手术室
优缺点
临时透析导管是比直的,容易滑落,外观明显且影响生活质量,放置在颈静脉会非常不舒服。置管时间越长感染的风险就越大
长期透析导管
使用时间
3-6个月
使用对象
需要透析还未建立瘘管的肾友
等待新瘘成熟的肾友
手/脚通路耗竭的肾友
备注:放置长期管的前提是检查肾友的感染指标,
若身体存在感染,千万不要放置长期管
放置位置
双侧颈静脉、双侧股静脉、肝静脉(少见)、穿过腰部肌肉到下腔静脉(非常少见)
置管场地及设备
B超评估血管、有DSA或C臂的手术室
优缺点
长期透析导管比较容易收藏,可以弯曲藏在衣服中,但还是要注意滑落及感染的风险。
1.临时透析导管/长期透析导管的第1个共同问题是再循环,无法充分透析。
针对不同的厂牌,透析导管再循环的程度也不太一样(图一)。临床数据表明,临时透析导管的再循环率达到13-26%,所以不建议长期使用。
图一
2.临时透析导管/长期透析导管的第2个共同问题是中心静脉狭窄。不再赘述,详细解释请阅读:
下面我们分享一个肾友的案例,肾友女性约40岁,透析4.5年。我们来看下她坎坷的透析史:
1.右颈置入长期透析导管,使用3年
2.建立左前臂自体瘘,自体瘘未能成熟
3.在左腿建立人工血管,人工血管透析约1年后失功
4.右颈再次置入长期透析导管,透析至今(图二)
图二
肾友近半年来使用长期导管透析时,因血压过低或透析时流量不好等问题,每次都不能完成4小时的透析,故转入我院接受治疗。
入院后,安排右颈部血管摄影。通过摄影观察管子的位置及情况(图三、图四),摄影发现患者有严重的中心静脉狭窄,因此导致长期管无法顺利放置到位,加之放置的时候强力置入导致透析管末段已变形,严重影响透析质量。
图三
图四
术前准备
1. 一般亲水性0.035的导丝 2支
2. 加硬(stiff)亲水性0.035的导丝 1支
3. 7Fr鞘 1支
4. 直径8mm-12m,长度40mm的球囊 1支
5. 微弯的摄影导管(Merit 5Fr KA2) 1支
手术过程
一般亲水性0.035的导丝通过原有透析导管
直接把导丝放置在下腔静脉,狭窄严重的情况下放置比较艰难
不易放置的时候,先把透析导管退出去,导丝留在血液内
把7Fr的鞘置入血管,利用摄影导管把导丝放置在下腔静脉
顺利放置在下腔静脉后,选择适当的球囊扩张
如果狭窄非常严重需要4mm-7mm的球囊进行预扩
最后上腔静脉畅通后,再放置透析导管(图五)
测试透析导管功能正常,放置位置正确
固定透析导管,加压止血
图五
最后脉畅医生集团钱浩瀚医师用B超评估血管,帮肾友做了左侧高位瘘(图六),患者的瘘管成熟后【约需4-6周】就可移除透析导管,减低中心静脉再次狭窄/中心静脉再次阻塞的风险。
图六
TIPS
脉畅医生集团钱浩瀚专家目前在湖南省交通医院看诊,杨智钧专家目前在成都市平安医院看诊,专注为尿毒症患者进行相关通路手术。
两位专家均为中国台湾著名心脏血管外科专家,有20年以上从业经验。
在自体瘘新建,人工血管新建,血管瘤处理,肿胀手,中心静脉狭窄/阻塞上有丰富经验,特别擅长处理透析通路并发症:窃血症、吻合口狭窄、穿刺狭窄等。
除了微创手术,我们合并外科手术针对血栓可通过小切口外科取栓,狭窄绕道手术,血管转位手术进行处理,非常珍惜血管资源及重视长期效果,费用低,服务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