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罗子修
履历
脉畅血管中心医疗技术长
曾在新加坡中央医院血管外科进修
曾任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安南医院医疗心脏外科血管外科技术长
安南医院透析通路月均门诊量超过1000例/月,月均手术超过180例/月
擅长
透析通路术前评估
透析通路选择
透析通路维护的教学及培训
术后通路管理指导
透析肾友、透析中心、通路医生,一个铁三角的组合。非常紧密的合作及沟通,目的只有一個:希望肾友充分透析,减少和解决透析出現的并发症。
在透析肾友方面为增加透析的品质和质量,不单一靠透析机器。生活习惯及饮食节制非常重要的一环。
生活习惯和饮食节制
严格控制水分摄入,透析患者原则上每日进水量=尿量+透析超滤水量/透析间隔天数+500ml。判断水分的指标是体重的变化,两次透析间体重增加应在体重的5%以内为宜。
控制钠的摄入,因为钠盐食用过多会产生口渴,就会加大水分的摄入,控制钠的摄入,也可有效的防止水潴留、高血压、心力衰竭等并发症。
避免食用含钾、含磷过高的蔬菜及水果,
血钾过高会引起心律不齐、心脏麻痹,如香蕉、石榴、哈密瓜、香瓜、葡萄、橙子、杨桃、菠菜、芥菜、苦瓜、干香菇、韭菜、冬笋、海带、金针菇、木耳、黄豆芽、高汤、浓汤等都是含钾很高的食物,尽量不吃。吃蔬菜应先焯水后再食用,可降低含钾量。
高磷血症是引起肾性骨病和继发性甲旁亢的重要因素,所以饮食中也应该限制磷的摄入,奶制品、蛋黄、动物内脏、虾仁、花生、坚果类等食物含磷较高,应避免食用。
瘘管维护方面,时刻关注自己的瘘管震颤,不用做瘘的手去提重物,睡觉不受压,发现异常及时向透析室医护人员报告。
多学基本知识,学会认识透析时流量及压力的正常范围,了解自己每次透析时的流量及压力值变化代表什么。如果三次透析时流量都出现下降,可能是瘘管出现狭窄导致血流过不去才会出现流量不足或是压力高。
透析充分状态包含以下内容
1
1、无营养不良,体力恢复,无不适感觉,有生活和工作能力
2、未出现水、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改变
3、透析前尿素氮(BUN)保持<28mmol/L(78.4mg/dl),1周最后一次透析结束 时将至透析前40%,全周平均BUN在蛋白摄取量≥1g/(kg·d)时,应接近19.6mmol/L(7.0mg/dl)
4、血压正常(使用或不使用降压药)
5、未出现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、中枢神经系统紊乱
6、未出现严重的钙磷代谢障碍等
血液透析充分性的标准
2
1、 患者无尿毒症症状和体液过多负荷(<3%体重),自我感觉良好
2、 血压稳定(<140/90mmhg)
3、 营养状况良好,血清白蛋白≥40g/L
4、 透析前血钾<6.0mmol/L,血HCOˉ3≥22mmol/L;肾性骨病无或较轻
5、 血红蛋白>110g/L,血细胞比容>33%
6、 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脑电图正常
血管通路评估
3
1、基线评估:基础疾病、手术经历、使用前B超结果、手术图谱等
2、动态评估内容:物理检查、内瘘流量检测、再循环测定、KT/V测定等
3、自体动静脉内瘘常规评估:闻触叩听、物理检查、血管使用计划
4、中心静脉导管常规评估:位置、留置时间、红肿热痛、体温、导管功能等
5、人工血管内瘘常规评估:问触叩听、物理检查、血管使用计划。
动静脉内瘘并发症
4
内瘘并发症包括穿刺出血、感染、血栓形成、盗血综合征、肿胀手综合征、内瘘动脉瘤等等。遇到并发症要及时处理,使受伤减到最低。
血管通路
5
1、 通路建立。建立通路是基础。通路医生的手术技术及经验非常重要,血管的选择,评估,及手术的吻合对于瘘管的成功率有很大作用。
2、 通路维护。并不是建立了通路就结束了,通路医生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路的维护。瘘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都需要找通路医生来维护,如中心静脉狭窄,瘘管狭窄,肿胀手,血管瘤等。
卫教工作。通路方面需要对肾友进行卫教,包括饮食方面,瘘管照顾方面,瘘管监测方面。
所以,透析肾友,透析中心,通路医生三者息息相关,缺一不可。只有三方面相互合作,相互信任,才会让肾友的生命线越来越长。
随着肾友的寿命慢慢增长,血管的并发症及血管维护是非常重要的。首先建立评估表,每次透析都记录数据,观察内瘘的健康状况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,到院做B超检查,再进一步评估手术方案,减少浪費医疗资源,从而增加肾友的透析品质。
附件:动静脉内瘘评估表:(表一)
每次透析评估:
1. 记录流量及静脉压
2. 触诊内瘘的是搏动还是震颤
每2星期评估:
1. 听诊
2. 困难穿刺
3. 外观评估
连续3次流量<25%及静压力>20mmHg,评估大于3个+,安排B超检查。(后台回复【评估】获得表格)